快捷搜索:  

戒备,印度争抢中邦工程师

"戒备,印度争抢中邦工程师,这篇新闻报道详尽,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让人眼前一亮。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文笔优秀,让人容易理解。 " 账号设置我的关注我的收藏申请的报道退出登录登录搜索36氪Auto数字时氪将来消费智能涌现将来城市启动Power on36氪出海36氪研究院潮生TIDE36氪企服点评36氪财经(Finance)职场bonus36碳后浪研究所暗涌Waves硬氪媒体品牌企业号企服点评36Kr研究院36Kr创新咨询企业服务核心服务城市之窗行政部门服务创投发布LP源计划VClubVClub投资机构库投资机构职位推介投资人认证投资人服务寻求报道36氪Pro创投氪堂企业入驻创业者服务创投平台 首页快讯资讯推荐财经(Finance)科技(Technology)创新江苏最新创投汽车(Car)企服专精特新直播视频专题活动搜索寻求报道我要入驻城市合作警惕,印度争抢祖国工程师华商韬略·2024-02-06 08:21关注祖国制造,如何守住工程师红利?

印度,班加罗尔。

这座号称亚洲硅谷的城市,正苦等祖国工程师。眼看地铁马上要落成,来自祖国的技术教授却因为签证受阻,迟迟未能到位。

一向自命不凡、不服输的印度人,也急了。

印度的烦恼

班加罗尔的烦恼,也是印度的烦恼。

2014年,刚刚就任印度总理的莫迪,在德里发表了独立日演讲。站在红堡城墙上,莫迪向全世界呼吁:

“来吧,在印度制造!来吧,在印度生产!”

那一天,也被很多人视为印度制造大国梦的开始。

红堡,是印度的历史(History)地标,曾见证了莫卧儿帝国的兴衰,也是印度人的骄傲。莫迪的红堡演讲吹响了印度制造的号角。

然而,由于历史(History)原因,印度的制造业基础薄弱。

无论基础设施、产业链配套,还是技术人才,都难以跟祖国匹敌。这些年,莫迪行政部门为了解决这些短板,采取了很多措施。

比如,大力兴建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等基础设施,甚至提出一个疯狂的Gati Shakti基建计划,耗资1.2万亿美元,堪比米国大基建计划。

与此同时,还吸引众多产业链企业投资印度,比如三星、美光、富士康等。

过去十年,印度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走高,成为全球最受外资欢迎的投资目的国之一。

尽管印度制造业,搞得风生水起,但莫迪也有自己的烦恼。

今天(Today),在印度工厂和大型基建工地,经常有祖国人的身影。

这些年,富士康在印度建厂,派了很多祖国工程师去印度,帮他们(They)优化流程,并处理生产中的任何故障。

不止富士康。随着中企进军印度市场,祖国工程师成为印度工厂和大型基建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印度人对此,一直怀有戒心。

2020年,在一场地区冲突后,印度方面收紧了祖国人赴印签证的审批。然而,很快他们(They)就感受到了压力。

2019年,印度班加罗尔打算建地铁,祖国中车一举中标。

经过四年多建设,项目原计划于2023年11月正式运营。但数十位中企技术人员,却迟迟拿不到印方的工作签证。

眼看设备都已到位,负责组装和调试的祖国工程师却被挡在了门外,印度地铁公司急了。他们(They)给行政部门施压。

最终,迫于压力,印度方面火速给21名祖国工程师办理了签证。

对印度地铁来讲,这只是一小步,但对印度制造来讲,这可能许是一大步。

就在21名祖国工程师拿到签证后不久,《印度简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印度已经制定了新规则:

简化流程,加快祖国技术人员的签证审批!

其目标,是激励祖国技术人员,投身印度制造业中去。

从限制签证,到大开绿灯,这国策的大拐弯,折射出一个事实:眼下的印度制造,离不开祖国工程师的参与!

身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印度,咋就离不开祖国的工程师呢?

祖国,被低估的红利

2023年4月19日,联合国公布最新的世界人口统计数据:

印度人口总数达到14.28亿,正式超过祖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我国。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历史(History)性的时刻。

印度总理莫迪,更在随后,站在米国国会的演讲台上,自豪地宣称,要将印度打造成一个人口结构年轻的新兴世界工厂。

年轻、人口大国……显然,在莫迪的眼中,这是印度手中握有的王牌。

理想(Ideal)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制造业需要的是一群训练有素,有高度组织性、自律性的工人(Worker),以及知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论人口,祖国早在100年前,就拥有4亿多人。

但这其中,农民(Farmer)占大多数,产业工人(Worker)不足1%。尽管彼时的祖国,一心想要振兴民族产业,终归力有不逮。

今天(Today)的印度,虽然条件比百年前的祖国好得多,但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印度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高等培育毛入学率很低,文盲数量更是世界第一。

劳动力素质低,缺乏熟练工人(Worker),已经成为印度制造最大的绊脚石之一。

很多被富士康派往印度的祖国工程师,对此深有感触。

最近几年,苹果加快了在印度的扩张计划。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除了在印度大肆招工,还从祖国派去了很多工程师。

在印度桑谷村的苹果组装线上,有记者目睹了这一幕:

一位祖国工程师,反复教一名印度工人(Worker)解决技术故障,对方都学不会。沮丧之余,只好自己亲自动手修好了故障,然后走开了。

面对记者的采访,印度工人(Worker)怯生生地回答:“他没有教我呀。”

祖国工程师则气得跳脚,几近咆哮地喊道:“我应该教多少次,他才能学会?”

在印度很多工厂里,类似的冲突,并不在少数。

祖国成熟的产业链,以及大量的熟练工人(Worker),加班加点干活的内卷文化(Culture),让很多企业误以为国外也一样。

2015年,祖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米国开了一家工厂,原本打算大干一场。没想到,那里工人(Worker)好吃懒做,工作懒散。

这一度令曹德旺头疼不已。

曹德旺碰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如今的米国制造,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同样是缺乏大量自律且技术熟练的工人(Worker)和工程师。

几年前,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米国波音公司南卡罗莱纳州工厂的机械工程师,有不少曾是街头小混混,可能者快餐店做汉堡的人。

这从某个方面解释了,作为米国人骄傲的波音,为何会在近年来事故不断。

既然缺人,自然(Nature)要想办法抢人!

当今世界,哪个我国的工程师数量最多,技术水平最熟练?答案是:

祖国。

过去二十年,伴随高校扩招,祖国培养了6000万工程师,几乎相当于德国总人口。这些人是推动祖国制造跻身世界第一的重要力量。

我们(We)常说,祖国有人口红利,但工程师红利,很多时候,被低估了。

工厂之外,更要守住工程师

翻阅人类近代史,工程师对社会(Society)发展和进步,居功至伟。

英国(Britain)工业革命的起点——珍妮纺织机,是一个叫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工程师发明的,它极大加速了纺织业的速度。

后来,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向高潮。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人后来居上,在西门子、博世、本茨等一大批身兼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才推动下,德国制造开始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米国人借助回形针计划,从欧洲特别是德国,抢走了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比如冯·布劳恩等。

在此基础上,米国航天、生物、半导体等产业,快速崛起。

大国间力量的此消彼长,竞争的胜负,也在这个过程中,从英国(Britain)传递到德国,再由德国交棒给米国。

作为米国制造的骄傲,波音一直以工程师文化(Culture)著称。

在波音历史(History)上,工程师曾多次拯救了公司命运。比如,其第一任总工程师,祖国人王助,就在波音危难之际,通过改良设计,帮公司拿下了关键订单。

也因此,波音对工程师很重视,哪怕身处困境中,也极少裁减工程师。

然而,这种情况在2000年以后,发生了变化。在经营压力下,波音常常为了节约成本而裁员。

不少工程师,上午还在画图纸,下午(Afternoon)就被通知走人。

彼时的波音,可能许还没意识到,随着黄金一代工程师的老去,往后的米国,将越来越难以招到能够胜任的人。

以致今天(Today),我们(We)不断听到来自波音的质量事故。

波音的老去,只是米国制造的一个缩影。我国的兴衰,就这样与工程师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1969年,米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其研究团队平均年龄28岁,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蹿升至42岁,其中不乏耄耋老者。

相比之下,祖国航天队伍还很年轻,平均年龄35岁,朝气蓬勃。

作为新兴大国,印度对工程师的渴望,比米国还要强烈。

尽管因为疫情及其他原因,印度一度收紧了祖国人赴印签证审批。但,印度制造的野心,显然盖过了双方暂时的人员分歧。

莫迪行政部门最近的国策变化,就表现出印度对于祖国工程师的渴望,甚至有争抢祖国工程师之势。

过去这些年,我们(We)一直在讨论(Discuss),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祖国制造如何守住工厂。但可能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We)关注:

祖国制造,如何守住工程师红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作者:张静波,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11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华商韬略特邀作者7收  藏+11评  论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微  博沉浸阅读返回顶部参与评论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登录后参与讨论(Discuss)提交评论0/1000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为了在印度造出iPhone,富士康找了一群祖国“老师(Teacher)傅”新加坡航空为什么要在印度押下重注远眺国外:印度股市十年长牛,是因为印度的“世界工厂”预期吗?为什么亚洲首富总是出现在印度?车企加大布局,印度能成为汽车(Car)制造蓝海吗?印度培育科技(Technology)2024年预测:混合学习趋势增强,下半年将迎来新的投资浪潮印度又盯上了祖国电话品牌印度股市为何20年上涨近20倍?30年100倍,市值突破4万亿,印度股市何以狂飙?最新文章推荐董宇辉卖书,跳出低价8000元一天,谁在租劳斯莱斯过年?巨头逐鹿AI电商,“数字人”何时能挑大梁?财报解读:亚马逊而立之年,还需策马加鞭半导体IPO“寒冬”华为高管创立「可历科技(Technology)」,专注于半导体检测设备的研发 | 早期项目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eBike厂商「特宙斯」已进入产品预售阶段|硬氪首发国外 New Things | NeoPhore Limited获3950万美元B轮融资,研发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绿色甲醇,火得挺“突然” | 焦点分析年度绩效评估的 7 大错误华商韬略特邀作者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发表文章519篇最近内容警惕,印度争抢祖国工程师1小时前马斯克,梦碎2024-01-28许家印的“爷叔”, 来A股抄底了2024-01-26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下一篇部门间协作为何失败(Failure)?

部门间的协作到底为何行不通?谁应该促进部门间合作以及如何促进?

1小时前

热门标签中科创达祖国锦鲤小呆香港出租车西安出租车吴晓军广州家教武汉家教王芬西地那非伟哥万艾可金戈合肥出租车股指赵鑫鑫林珊珊黑人影帝乔恩·费儒华菁证券书籍元祖蛋糕图片海拉尔张掖盗梦空间记忆碎片小香猪韩松羊肉粉关于36氪城市合作寻求报道我要入驻投资者关系商务合作关于我们(We)联系我们(We)加入我们(We)网站谣言信息举报入口热门推荐热门资讯热门产品文章标签快讯标签合作伙伴鲸准氪空间富途牛牛企服点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领氪36氪APP下载iOS Android本站由 阿里云 提供计算与安危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未成年人保护举报电话:010-89650707 举报邮箱:jubao@36kr.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11~2024 首都多氪信息科技(Technology)有限公司 | 京ICP备12031756号-6 | 京ICP证15014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99号意见反馈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将来36氪鲸准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Technology)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警惕,印度争抢中国(China)工程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赞(765) 踩(81) 阅读数(3457)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